其他

“网文10万+可等同于学术论文”,浙大新规惹争议

2017-09-18 瓜瓜 南瓜学堂

最近几天,浙江大学因为一份文件备受关注。


“以后小编写原创网文不仅可以加鸡腿,更有机会被认定为权威、一级、核心等期刊发表论文啦!”


9月15日,浙江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了一份由多部门研究讨论并经校务会审议通过的文件:《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


《办法》规定:自9月8日起,浙大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网文将可认定为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



该《办法》推出后,引发广大师生和网友热议。


有一些网友认为,浙大这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应该点赞:


也有人直指这个新政策是“加速学术堕落”、“发文者的春天要来了”。




两千万公号狗都知道:

10万+,不是你想写,就能写的。


其实只要仔细看一下《办法》全文,就会发现:想达到要求并不容易。


(《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全文,向上滑动观看)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学校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现就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校在职教职工及在校学生。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包括在报刊、电视、互联网上刊发或播报的,具有广泛网络传播的优秀原创文章、影音、动漫等作品。原创文章字数应不少于1000 字。


  第四条 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作者必须为署名作者或署笔名、网名的实名认证人。


  第五条 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运用正确思想文化对各种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引导,用优秀的文化内容引导人、陶冶人、激励人,努力营造适合于师生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和提升浙大声誉的重要载体。


  第六条 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的申报标准如下:


  (一)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求是》杂志刊发,并形成重大网络传播的作品,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刊发。


  (二)在中央级报刊、电视新闻媒体刊发或播报,并形成较大网络传播的作品;在中央级媒体的网站及其“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移动客户端”(以下简称“两微一端”),其他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和重要商业门户网站及其“两微一端”上刊发、转载,并产生重大影响、形成重大网络传播的作品;获省部级网络文化评选奖励的作品,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刊发。


  (三)在中央级报刊、电视新闻媒体刊发或播报,并形成网络传播的作品;在中央级媒体的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其他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和重要商业门户网站及其“两微一端”上刊发、转载并产生较大影响、形成较大网络传播的作品;获教育部相关司局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厅局级网络文化评选奖励的作品,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核心期刊刊发。


  第七条 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由党委宣传部每年6 月牵头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认定。本办法第六条中提及媒体以外的其他报刊、电视、网站、“两微一端”及海外重要媒体由专家委员会认定。


  第八条 本办法所称的各类媒体范围如下:


  (一)中央级报刊、电视新闻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日报》、《参考消息》、《半月谈》、《环球时报》及其网站和“两微一端”。



  (二)其它主流媒体包括:《浙江日报》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报、电视台,《杭州日报》等省会城市党报、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新京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影响力广泛的报刊、电视、网站及其“两微一端”;省部级单位网站、省会城市政务网、新闻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等网站及其“两微一端”;浙江大学WWW 网(求是新闻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头条号。


  (三)重要商业门户包括: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优酷、凤凰等网站及其“两微一端”。


  第九条 本办法所称的重大、较大网络传播认定如下:


  (一)重大网络传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20 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以及重要商业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刊发、转载。


  (二)较大网络传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10 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和重要商业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刊发、转载;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10 万;头条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40 万。


  第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 


  来源:浙江大学



也就是说:首先,你得是浙大的学生或老师……(废话)


 然后,你发表的内容不是随随便便一篇日记或鸡汤文就可以了,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群众、对社会有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基本可以排除最热门的娱乐八卦题材了。


再者,也不是随便找一家微信、微博登一登就算了,对可发表的媒体,人家有着严格的限定。大部分媒体还必须网站及微博微信app都刊登或转载。



重点来了,还!要!造!成!传!播!影!响!力!  一篇正能量的非鸡汤的学术文章想被不少于10(或20)家主流媒体的微信转载阅读超10万,很难好不。还要由学校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认定。


我国高校现行的职称评价体系里,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是高校教师晋升更高职称的必要条件,由此还衍生出一条“代写职称论文”“署名职称著作”的黑色产业链。


前段时间有媒体爆料学术造假产业链,代写代发学术论文,国内刊物起步价2000元。公号狗都知道,行价55元一千个阅读数来算,2000元连半篇10万+也办不到。


谁才是《办法》真正的受益方?



在媒体对浙大学生的采访中,在校的同学们对《办法》支持的居多:


在校同学A:“我觉得的本身是一种创新,更新的一代90、00后阅读习惯是手机媒体。最重要的知识体系的传播,所以如果能够让学术以一种更亲切的形式,让读者读到,是鼓励大家把学术走下神坛,更亲近普罗大众。”


在校同学B:“我觉得可以接受。评判标准可以用新的来试验,如果不是很理想,大家也可以做纠正。”


而在年龄结构偏大的往届毕业生群体里,反对的声音就开始多了起来:


“以文章的转播量来衡量文章的价值这样是有所偏颇的,因为这个转发是有很多认为可控的因素在里面,可以操作的。新的口径的打开,可能会导致一些学术领域的人把精力放在新媒体上,减少了学术的努力。”


但也有观点认为:此次《办法》的最大受益者是公众型学者。以往由于考核所限,这些学者也许曾在重大舆情事件中扮演着积极角色,但他们社会价值并不能让他们晋升教授,容易在晋升上吃亏。


浙大新规定开辟了新的渠道,让一些学者的付出有了切实的收获,可以鼓励更多公众型学者出现。此外,对于高校的“青椒”们来说,未尝不是多了一次竞争机会。


浙江财经大学历史学老师高伟: “ 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的,传统上凭职称都是看你在核心期刊上发的文章,发了多少,可能看的都是这个小圈子里的人在看。假如说以网文的形式,写出质量比较高的,又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作者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社会的价值也很高。  ”


资料来源:观察者网、微博、央广网、成都商报、钱江晚报



堂主有问题


小伙伴们,你会希望贵校借鉴浙大的做法吗?



南瓜学堂:面向千万大学生的高校界第一公号,

大学秘典,考研攻略,找工须知,一“号”掌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